教研室介绍

  • 作者: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21/6/20    阅读[0]次
  •   

    数理教研室

    数理教研室承担着在校学生的数学和物理课程教学,主要开设的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数学基础》、《物理学导论》及《物理学概论》等,其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为校级金课。教研室下设物理探究实验室和物理演示实验室,目前能够开设学生分组实验项目十余个,演示实验百余项,实验室总体条件能够满足经管类专业物理教学要求。同时数理教研室教师还为参加大学生数学竞赛、建模竞赛的同学开展竞赛辅导工作。数理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分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院校,全部获得硕士学位,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是一支专业基础扎实,团结协作,创新进取,充满朝气与活力的队伍。

    数理教研室一切本着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师德培养和自身素质建设,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改革,奉行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将数学知识、物理知识的应用作为授课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以培养应用能力服务于专业为目标,突出数理课程的基础性、服务性、应用性、工具性的特点,兼顾数学、物理学与经济、管理科学的融合,引导学生建立科学意识、体会科学研究方法,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不断进行课程创新,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数理教研室在抓好教学的同时,还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学术研究,近三年,累计开展教改课题3项,其中省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2项,编写教材5部,全体教师公开发表论文39篇,其中教学改革论文10篇,高质量学术论文3篇,分别被EISCI收录。近年来数理教研室多次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东三省数学建模竞赛、辽宁省数学建模竞赛、大连市数学竞赛,并获得了国家一、二、三等奖,省级一、二、三等奖,市级一、二、三等奖以及团体一、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在学校的大力扶持下和学院的支持下,数理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尝试,逐步建立起特色鲜明的大学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随着学校的发展,数理教研室将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夯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大思政”视角和“三全育人”大格局,以勤奋的敬业精神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美育教研室

    美育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9人,兼职、兼课教师10余人。美育教研室教师毕业于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鲁迅美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大连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是一个充满朝气的教学团队。

    美育教研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配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从生活、专业、创新的角度出发开设普适性强,满足学生不同种类、层次需求的艺术人文类通识课程,主要包括音乐、美术、影视、书法、文学等类型课程,采用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两种形式,在课程层次上兼顾理论、赏析、实践等多个维度,发挥艺术人文教育陶冶情操、训练思维的作用;指导学院艺术、文化类社团,遵循美育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的美育教学体系,从2021级开始,将《大学美育》作为我校学生通识教育必修课。 

    人文教研室

    人文教研室,负责专业基础必修类课程社会学概论、人文模块选修课程。我们非常注重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增进社会关怀,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同时,培养和塑造有“同情心”、有“责任感 ”、有“洞察力”、有“判断力”的追求发展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

    人文教研室拥有一批高学历、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师资队伍,其中专任教师毕业于吉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均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同时人文教研室还聘请大连教育界的其他领域专家及教授、副教授担任外聘教师,丰富了大连财经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课堂,优化了教育资源。

    近几年来,人文教研室教师在《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长沙大学学报》《湖南科技学院学报》《长春师范大学学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等本科学报及省级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公开出版《社会学》《社会学概论》等教材,并承担了多项省级、市级科研项目和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工作。通识教育选修课是学生在“基础性与均衡性”发展过程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寻找适合于每个人能力倾向和个性特点的教育,这是“选修课程的直接价值支撑”。因而课程的设立就是让学生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中均能找到适合自身个性发展特点的个性化教育,使学生更加关注开放性、个性化及独特性。 

    劳动与安全教育教研室

    劳动与安全教育教研室现有教师共11人,其中,专职教师5人,兼职教师6人,均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

    在大连财经学院全面育人的指导思想下,劳动与安全教育教研室设置了《大学生劳动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两门通识教育必修课。

    《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的基本理念为: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继承优良传统,彰显时代特征;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创新创造。通过劳动教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1)掌握通用劳动科学知识,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具有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奋斗精神;(2)巩固良好日常生活劳动习惯,自觉做好宿舍卫生保洁,独立处理个人生活事务,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提高劳动自立自强能力;(3)强化服务性劳动,自觉参与教室、食堂、校园场所的卫生保洁、绿化美化和管理服务等,结合“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服务性劳动,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和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4)重视生产劳动锻炼,积极参加实习实训、专业服务和创新创业活动,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运用,提高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创造有价值的物化劳动成果。

    《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将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将重点围绕以理解中华民族命运与国家关系、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宗旨。通过学习,学生们要系统掌握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理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树立国家安全底线思维,将国家安全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强化责任担当。 

    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

    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共有专职教师6人,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3人,助教2人,均为硕士研究生学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5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1人,负责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根据我校工作实际,共开设公共基础必修课2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授课对象为全校各专业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授课对象为高职各专业专科生;通识教育选修课共计11门,授课对象为全校各专业本科生。

    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以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心为基础、以服务各学院为目标,掌握学生最新的心理动态,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进行理论探讨和研究,指导实际工作,促进问题解决;在教学工作中,实现教育结构网络化,教育模式特色化,教育途径多样化,教育人员专业化,教育流程规范化;除开设心理健康必修和选修课程外,针对我校师生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和报告、心理行为训练和团体培训,传授心理调试方法,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分析研究不同特征学生的心理特点,撰写研究报告,开展心理健康与发展方面的课题研究;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政策、理论及工作实务的调研工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辅相成,全面提高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军事理论教研室

    军事理论教研室是我校进行军事理论教学的骨干机构,承担全校本、专科学生《军事理论》公共必修课程的教学任务。军事理论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1人,兼职教师4人,每位教师均通过省军事理论师资培训班。

    军事理论教研室以国防教育为主线,以军事理论教学为重点,采取专兼职教师相结合、教师面授为主与网课教学为补充的教学模式,使全体学生掌握军事理论基本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适应我国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服务,是我校广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

    军事理论教研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新时代强军思想武装自己,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与政治方向,积极宣传国防政策和知识,着力培育学生“拥军爱军”的国防意识,为我校立德树人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