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居家,备课不停——劳动与安全教育教研室组织线上集体备课

  • 撰稿人:佚名    供稿单位:    更新时间:2021/11/20    阅读[0]次
  •   

    20211119日,为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与发展,指导教师提高教研水平,公共教学部主任蔺琳带领劳动与安全教育教研室全体教师,克服疫情居家的困难,引入外部资源,组织参加了“2021年第二期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集体备课活动(线上)”。

    本次线上集体备课由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江西财经大学、安徽艺术学院主办。在本次线上备课中,柳友荣、张仲芳、蔡瑞林、陈国维教授围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课程建设、课程设计、具体路径等进行了讲解。

    安徽艺术学院副校长柳友荣在《学校劳动教育能力建设与提升》的报告中,指出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中现存的三个问题:劳动教育非教育化、劳动课程非课程化、劳动实践非融合化。他认为不能将劳动和劳动教育混淆,不能将劳动实践等同于劳动课程,也不能将所有劳动等同于劳动实践。


    常熟理工学院劳动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蔡瑞林在《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与案例》报告中,对大学生劳动教育中的重难点进行了教学经验分享,对劳动教育中的师资问题、学时安排、教材建设、社会保障等问题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江西财经大学财税学院院长张仲芳在《大学生劳动教育基本原理与知识》报告中,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原理入手,介绍了本校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的宝贵经验,认为劳动是最美丽的。


    郑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陈国维在《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方法、案例设计和课程评价》报告中,提出劳动教育课程中,可以采用榜样激励法、分组讨论法、实验体验法、案例分析法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建议加强对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机制建设,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个人发展评价、教师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采用理论测试、操作展示、成果展示、作品评定、劳动技能竞赛、调查观察等方法来完成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评价。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本次的集体备课会将教与研有效结合,使各位教师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目的、方向以及方法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统一了思想,更加有信心投身到劳动教育的教学与研究中,为下学期有序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