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30日人文教研室召开了主题为“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教案、进课堂、进头脑” 云端集体备课活动。
田芳芳主任作了主题宣讲:她指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伟大成就催人奋进,宝贵经验昭示未来,人文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应进一步结合教学内容,积极推进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教案、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把全会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听党话,跟党走,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活动中,人文教研室各位教师积极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刘天骄老师主讲的课程是《唐宋诗词赏析》,她分享到,在授课的过程中更能体会到诗词从来就不只局限在诗人的一方小小的书斋里,它更包含一份心忧家国、胸怀天下的情义。千百年来,正是这样一份大爱无疆的理想信念,震撼着、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践行一名党员教师的职责使命,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担当。
赵研辰老师认为,他所讲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在高等教育中覆盖面广,与塑造当代大学生的价值理念与精神世界有着密切联系,对贯彻落实课程思政非常重要。因此,必须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进行思政改革,坚持回到历史、立足价值、聚焦审美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掌握、理解专业知识的同时,把思政目标自然渗入课程之中,实现“课程”与“思政”的有机融合。
最后,田芳芳主任总结到: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大局意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把当前教学工作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相结合,要深入宣传解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正确宣传导向,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深度宣传,深学一层,做到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要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师生头脑,让全体师生在持续学习中坚定信仰信念、汲取奋进力量。